瓜媽最怕小孩出現情緒障礙的問題,還好目前瓜瓜"情緒穩定",不會亂尖叫或發脾氣,這個應該是遺傳她老爸的好脾氣吧。鄰居女兒就比較容易尖叫,跟瓜瓜玩耍的時候也會打人,每次都惹得她媽媽生氣,後來知道是學習她的表哥的壞脾氣。小孩學習能力真的很強,無形中就會把他週邊聽到、看到的事情學了起來,"孟母三遷"不是沒道理的!希望瓜瓜能夠正面地影響他人,當個好榜樣!

 

採訪撰文/
諮詢/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郁心
資料參考/《陪孩子走出情緒障礙》(臧汝芬;三民書局;2009)

前言:
從一個嶄新的小生命呱呱落地開始,便藉由各種感官試圖理解這個世界:這裡有人喧嘩、有人呢喃,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外來刺激,跟蜷曲在溫暖羊水中的經驗截然不同,難免令不懂得表達自己的小寶寶倉皇失措,甚至哭叫、抓狂。然而,當孩子的焦慮、恐懼等情緒表現過了頭,身為父母的你該怎麼辦呢?


【什麼是情緒?】
情緒(emotion)是個體受到內外在影響互相作用下所產生的複雜生理心理學經驗。以人類來說,情緒根本意味著生理上的覺醒、表達的態度以及有意識的經驗,且與心情、氣質、人格、性情和行動方式有關。此外,根據《張氏心理學辭典》上的定義,情緒是受到某種刺激所產生的身心激動狀態,此狀態包含複雜的情感性反應,與生理變化,包括生理、心理、認知、行為反應四個層面。簡言之,情緒是人們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,當你我──甚至小寶寶遇到外界環境或社會活動的影響時,體內的大腦皮質便會對各種事物、事件或環境變化產生各種不同反應。


※情緒分類 東西不同
情緒的分類法也隨著時代不同而互有區別,中國早期的醫書《內經》將情緒分為五情(喜、怒、思、憂、恐),以後又演變為七情(喜、怒、哀、思、驚、恐、憂)。近代西方學者認為人的基本情緒是四類,其他情緒是由這四類基本情緒交叉疊合衍生出來的;即喜、怒、哀、懼四類。


※情緒障礙 不可怕
「情緒障礙」(emotion disorders)就其表現的行為特徵,大略可分為內向性行為(internalizing behaviors)和外向性行為(externalizing behaviors)的問題。偏內向性的問題,如害羞、退怯、自卑、焦慮、恐懼、躲避群體(離群索居)、哀傷、憂鬱、冷漠、過度敏感等;偏外向性的問題如反抗、攻擊、破壞、過動、暴躁、譴責、侵犯財物、及違規行為等問題。依我國現行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、鑑定基準的定義,嚴重情緒障礙係指「非因壓力情境造成個人長期在學校中的情緒或行為反應,明顯的異於其年齡或文化,且嚴重影響其學業、社會生活、職業技能、人際關係者」。


孩子的情緒問題看似嚴重,但臧汝芬醫師在其著作中亦提醒,在兒童的心理疾病中,情緒障礙是很常見的。不但每位孩子都可能出現情緒障礙,甚至有研究報告指出:五個孩子裡,平均有一位會出現情緒困擾;在十個孩子裡,平均有一位先天的基因出現問題,如果後天環境也無法配合的話,孩子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情緒障礙。


※情緒障礙的成因
孩子為什麼會發生情緒障礙呢?情緒障礙發生的原因,學者曾歸納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內素,或歸納為生理因素、家庭因素、學校因素、及社會文化因素,其中社會文化因素與學齡後的孩子較相關,對小小孩並不造成影響。


**內在因素
1.生理、病理因素:如腦傷、遺傳、腦部功能失調等。
2.心理因素:如低自尊、精神異常、道德意識薄弱等。
3.智力因素:如低智力、閱讀、學習困難或其他能力低弱者等。


**外在因素
1.社經因素:如貧窮、社會階層、種族、性別。
2.家庭因素:身體發展史、性虐待、父母教養不良、兄弟姊妹的爭鬥等。
3.意外事件或環境中的事故:如親人死亡、父母分離、親人的疾病或殘障等。
4.學校因素:如升學主義、智育導向教學、管教不當、教育環境不適當等。
5.社會文化因素:如次文化、電視、電影、廣告、新聞媒體的不良報導或示範,
抑或不當娛樂場所的影響等。


**生理因素
1.遺傳:研究中發現有些精神疾病與遺傳有較大關聯。
2.生化因子:生化學的研究發現:
 (1)躁鬱症與納電解質有關聯。
 (2)情感性精神疾病與中樞神經系統及腦下垂體、荷爾蒙的變化有關。
 (3)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介質傳導功能失調、變異,可能導玫情緒/行為的障礙。


**家庭因素
低社經地位、破碎家庭、單親、管教態度不一致、嚴苛、放縱、家庭暴力、虐待兒童…等,均較易導致兒童的情緒與行為問題。


**學校因素
1.學生學業成績低落、低成就。
2.低的IQ,無法跟上學習進度。
3.升學主義,過度強調智育導向。忽略其他方面的教育價值。
4.教師的管教態度不當。
5.同儕不良行為的相互影響。
社會文化因素
1.文化價值與標準的衝突。
2.大眾傳播媒體的不良影響。
3.幫派、次文化、社區同儕團體的影響。
4.社會階級、種族歧視或衝突的因素。
5.倫理觀或道德意識的淡薄。


**其他原因
不明原因。


綜合各種情緒障礙的成因,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郁心指出,以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症(ADHD)和自閉症來說,主要還是受到遺傳影響最鉅,其中過動症的遺傳性超過乳癌;此外,影響幼兒情緒發展的因素還包括孩子天生的性格、家庭的教育方式、隨著年齡增長後的性格轉換、生活在何種社會與文化環境下、學校的同儕環境等。


※情緒障礙的性別差異
情緒障礙的性別比率,呈現男生多於女生的傾向,自閉症的男/女比例為4比1,情緒障礙的男/女比率約在6比1至9比1之間。此外,在外顯的方式上,黃郁心醫師表示,女寶寶多以焦慮的形式表現,男寶寶多以行為規範障礙:如重覆而持續的違反規範、攻擊或叛逆性行為,與適齡的社會期望背道而馳來表達。


【孩子的情緒正常嗎?】
針對性格及行為異常,教育部於第二次全國特殊兒童普查時,將其區分為下列五種類型:


(一)人際關係問題:
無法與同儕或教師建立或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。如:經常與同學打架、發生口角、攻擊老師、濫發脾氣、不與同學來往、任意指責或批評同學等。


(二)行為規範問題:
通稱為違規犯過行為或反社會行為,即在正常的環境下,出現不適當的行或情緒反應。如經常無故遲到、缺席、逃學、說謊、偷竊、易怒、出現破壞行為、考試作弊、不守規定或傷害別人等。


(三)憂鬱情緒問題:
通稱情緒困擾問題或不合群,即經常有不快樂或沮喪的情緒。如:經常對活動不感興趣、會傷害自己、愁眉苦臉不高興、悲觀、對自己的事漠不關心、情緒低潮或畏縮等。


(四)焦慮情緒問題:
通稱精神官能症,即因過度焦慮導致明顯的身體不適應症狀、恐懼反應或強迫性行為。如:經常緊張、亂動、易因焦慮引起生理反應(嘔吐、頭昏)、常因其他事件而坐立不安影響其教室內的活動、不斷重覆同一動作(如:洗手、梳頭、拉衣服)、情緒激動、動作過度誇張、富戲劇性或恐懼反應(如:懼黑、懼水、懼動物、懼人多處)等。


(五)偏畸習癖:
或稱之為不良習慣,多與性格發展有關。如:輕常吸吮拇指、咬指甲、作異性打扮、煙癮或過份偏食等。

凡具有上述特徵之一且已造成嚴重影響者,均列入疑似身心障礙「性格及行為異常」類。但在學齡前的幼兒部分,以下3種問題發生機會較高:


【焦慮】
焦慮是較常見的幼兒情緒障礙之一,表現為憂慮、緊張、失望和不安。少數孩子的焦慮反應在程度上較為強烈,會出現沉默寡言,遇事過分緊張,甚至心悸、呼吸困難或呼吸加速、出汗、手抖、肌肉緊繃、噁心、拉肚子、頭痛、頭暈、昏倒,胸悶、胸痛、食欲不振、頻尿、便秘等身體化症狀。此外,當強烈的焦慮反應出現時,幼兒往往會設法去擺脫和躲避,進而產生異常行為。


在包過社交恐懼症、廣泛性焦慮、強迫症等各種焦慮性疾患中,分離焦慮最常發生於學齡前兒童,主要表現為孩子與其親人離別時出現過份焦慮驚恐、耽心親人可能遭受意外,或害怕他們一去不復返,而要求待在家裏,不願去上學。如果送他們去上學,孩子就抱怨頭痛、腹痛等,檢查卻無異常。


※分離焦慮怎麼辦?
當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狀,黃郁心醫師建議,父母千萬別趁孩子不注意時偷偷摸摸出門,這只會讓他們倍感不安,家長應該在離家前清楚告知孩子自己要去的地方,給寶寶一個安全的承諾;出門後,抽空打電話回家讓孩子聽聽自己的聲音,並告知自己的位置,亦有助培養安全感。


【恐懼】
恐懼是幼兒期另一種較常見的情緒障礙。即孩子對日常生活一般客觀事務或處境產生過度的恐懼,並可表現在許多方面:具體如怕動物、怕火、怕水、怕高、怕血、怕陌生人,抽象概念如怕死、怕被誘拐等。當這些持續強烈的恐怖情緒反應,超過了實際情形所存在的危險程度,經過父母解釋仍無法消退,明顯干擾正常生活,甚至伴隨臉色蒼白、心悸、出汗、尿頻、瞳孔散大等症狀時,家長便應盡速求助小兒心理專家。


※恐懼怎麼辦?
當孩子害怕時,父母切勿責備、嘲笑,應仔細傾聽,並尊重孩子的感受,協助他們瞭解自己的情緒、接受害怕和擔憂是正常的反應。


※亂發脾氣
亂發脾氣是幼兒情緒問題中發生率較高的障礙之一。這類幼兒在個人要求或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時,便會出現哭鬧、尖叫、在地上打滾、用頭撞牆等發洩不快情緒的過火行為。特別是在孩子二三歲剛開始具有獨立性、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時,亂發脾氣可視作幼兒獨立意識增長的信號。


※亂發脾氣怎麼辦?
首先,家長應以身作則,別在孩子面前大發雷霆,以減緩對幼兒的影響。當孩子亂發脾氣時,父母應先緩和孩子情緒,告訴孩子:「你生氣沒辦法讓我解決問題,等你不氣了再來跟我說,我們再處理」。此外,爸爸媽媽們切勿嚴格壓抑,比方說以體罰恐嚇,更不可變相處罰,比方說把孩子關進房間等。有些幼兒在發脾氣時會亂摔東西,這時候父母可以好好跟他說,讓孩子知道自己將東西(玩具)摔壞後,爸媽將不會再買東西(玩具)給他。


 【情緒障礙停看聽 父母Must do】
1、為孩子「讀」出情緒
幼兒因認知能力尚在發展初期,不太能了解或覺察自己情緒,通常會用行為表現,黃郁心醫師建議,父母們應透過日常生活的互動,適時為孩子「讀」出情緒。比方說孩子打不開黏土的罐子,感到生氣,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寶寶:「黏土罐打不開,我好生氣。」透過父母協助、替孩子消化情緒,能讓幼兒覺得自己被了解、被涵容,進而學習到每種情緒都有個名字。


2、父母情緒保持平穩
許多父母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,情緒並沒有被充分照顧,自然無法細膩地去察覺孩子情緒的的起伏變化。黃郁心醫師建議,家長應從了解自己的情緒開始,盡量保持情緒的穩定。此外,長期生活在失和家庭中的幼兒較容易產生不安全感,會認為父母的爭吵是因為自己不乖,傾向自我壓抑,久而久之便出現憂鬱、恐懼的徵狀。黃郁心醫師提醒,除了媒體呼籲關注的家庭暴力外,保母虐待的問題在孩子情緒發展的過程中,也可能引發乘車拍打玻璃、黏著媽媽甚至虐待動物等極端的情緒反應,家長應特別留意。

3、行為約制
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,父母可透過行為約制的方式尋求改善,透過鑑別增強法,在他有好表現時給予鼓(獎)勵,有(不至於太干擾的)壞行為時,先採取忽略態度,仍無改善再要求幼兒待在沒有玩具、比較無聊的區域以示懲罰。黃郁心醫師表示,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作壞事後又打又罵,反而會讓他們誤以為自己的壞行為得到了注意,適得其反。


何謂鑑別增強法?鑑別增強法是行為治療的一種。若孩子針對一件事有兩種動作,而其中一種動作是好的,當孩子做出這個動作時,成人應給予鼓勵,讓他有所區別。

黃郁心
學經歷:陽明大學醫學系、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、國家衛生研究院精神與藥物濫用研究組研究醫師、馬偕醫院兒青研究醫師、台大精神部長期代訓醫師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代訓醫師、國泰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
現職: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、精神科專科醫師、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次專科醫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nni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